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中国电力科技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186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讨论] 局部和短期的“逆势”不会改变核电发展节奏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电力科技one 发表于 2016-7-26 08:50:42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电力科技one 于 2016-7-26 08:51 编辑

       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显示,截至今年6月20日,全球在运核电机组为446台,总装机容量为388051兆瓦。永久停运的核电机组为2台,在建机组为63台。总体上看,在经历了2011年之后的小幅下滑后,全球核电建设已进入企稳回升阶段。而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,2015年,我国全国累计发电56184.00亿千瓦时,其中核电累计发电1689.93亿千瓦时,约占全国全年累计发电量的3.01%,占比首次超过3%。

       尽管国内对当前大力发展核电仍有一些不同声音,但总体来看,积极稳妥发展核电仍然是我国必要和现实的选择。

       首先,核电是相对清洁的能源,在我国当前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上限的背景下,发展核电是合理选择。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,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的约2/3。煤炭生产、运输和消费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。优化我国能源结构,必须降低煤炭的比重,构建起风、光、水、核等多元化清洁能源体系。与水电以及风能、太阳能等相比,核电具有稳定性强、经济性好等特点,在改善环境方面也有明显优势。核电生产过程对环境基本上是零排放。据测算,每建成4000万千瓦装机的核电,每年可替代标煤消耗1亿吨。

       其次,适度发展核电有助于增强能源保障能力,确保能源安全。我国化石能源供给短缺,2014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升至近60%,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30%。不仅如此,我国能源进口来源过于单一、通道安全缺乏保障的局面仍未彻底改变。适度加大核能开发是提升我国能源自给能力的重要途径。

       第三,促进高端装备发展,推动核电“走出去”。近年,随着我国核电技术日益成熟,核电技术和装备出口已然成为或可与高铁技术并驾齐驱的拳头产品。目前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方面已拥有两大自主品牌——华龙一号和CAP1400。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建设周期更短、成本更低,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。与此同时,我国现役核电机组一直保持良好的安全运行记录,迄今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(INES)2级和以上级别的运行事件。凭借经济性、安全性的优势,我国可以推动核电装备和技术的出口。

       当然,我国核电发展也还面临一些不确定性。一是公众接受度仍然偏低。近年,我国内地核电站建设就因屡屡遭遇民众反对而搁浅;二是电力供给过剩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核电投资热情。2015年我国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7279.28小时,利用率83.3%,同比分别下降282.14小时和3.02个百分点。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的下降,意味着设备未能实现满负荷运行,将直接影响核电运营的效益和新电站的投资积极性。

       但从全球范围看,核电回暖态势可圈可点,未来发展前景依然良好。虽然到2019年美国将有3台核电机组关闭,但由于在2016—2020年将有5台新核电机组投运,美国核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仍保持增长。到2030年,英国也将大力发展用于发输电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,这也是全球核电市场发展的标志之一。另外,新兴经济体为弥补能源供给不足、改善生态环境,普遍对发展核电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兴趣。

       随着核电技术的发展,尤其是三代和四代核电技术的成熟,核电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无疑将进一步提高,而其近零排放的环保特征也日益被看重。与此同时,核电的发展也符合能源向低碳化、高密度转型的历史规律。这无疑意味着未来核电发展将具有良好的前景。而快堆、聚变堆,以及乏燃料处理等技术的日臻成熟,或将有望使核电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之一也未可知。尽管目前仍有一些“妖魔化”核电的声音,甚至一些地方一定时期形成核电发展的“逆势”,但我们仍有理由相信,随着技术的进步、成熟与完善,核电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。

(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、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,本文为其在《中国能源焦点2015:核能》报告发布会上的发言摘编。)
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电力科技网 ( 鲁ICP备09062776号  

GMT+8, 2024-4-20 07:51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