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中国电力科技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372|回复: 11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王振铭——集中供热应为实现“中国梦”再立新功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admin 发表于 2014-2-10 14:19:5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集中供热应为实现“中国梦”再立新功

王振铭


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
河北华热工程设计有限公司
二〇一四年元月



  王振铭:1934年生于天津。1954年毕业于原北京电力学校。1964年毕业于北京业余动力学院。曾任职于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。原任中国机电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秘书长,后为顾问。系中国城镇供热协会理事、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节能专委会委员。中国国际咨询工程公司咨询专家、中国能源网专家委员、中国电力设备总公司咨询专家、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主任科学家之一。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
2#
 楼主| admin 发表于 2014-2-10 14:26:28 | 只看该作者
摘要
   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国内外公认的节能环保有效措施,各国政府均有大力支持,制订有法律、法规、技术措施和优惠政策,我国也迅速发展。“十八大”提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。集中供热适应形势的发展,可有效节约能源,保护环境,为实现“中国梦”再立新功。
关键词:集中供热  节能  环保


目 录
前言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
一、形势需要集中供热更快发展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
1、中国城镇化率首超50%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
2、我国能源形势不容乐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2
3、雾霾天气教育了我们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7
二、集中供热最大的功劳是节能环保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0
1、集中供热节能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0
2、集中供热环保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1
三、我国集中供热的发展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2
1、历年集中供热的情况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3
2、集中供热的现状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4
3、集中供热的新发展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26
四、集中供热应大力推广的新技术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31
1、蒸汽热网的输送距离不断扩大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31
2、多热源联网的工程增多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33
3、吸收式换热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34
五、西方国家如何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37
1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保护环境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37
2、确定发展目标,政策措施到位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38
3、建设热电项目主要根据终端能效来定规模,追求能源利用率最大化.................38
六、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应为实现“中国梦”再立新功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40
3#
 楼主| admin 发表于 2014-2-10 14:31:17 | 只看该作者
前言
  党的“十八大”对于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视,在历次政治报告中绝无仅有,报告第一次提出“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”,并提出实现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。
  我们传统的用能方式:建工厂、盖居民区,用电找电力局,用热买小锅炉,盖锅炉房等。现在看来要改变传统方式,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。为实现这意义深远的革命,中央提出为发展生产,提高人民生活,早日使我国由世界上的大国走向强国,要实现“中国梦”。
 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要为实现“中国梦”再立新功。

一、形势需要集中供热更快发展

1、中国城镇化率首超50%

  最近报导《中国城镇发展报告》出台,据报告显示: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079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,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51.27%,首次超过50%实现历史性突破。到2011年末,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,建制镇增到19683个。全国有30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800万,其中13个城市超过1000万。全国超过39个城市的GDP达到3000亿元以上,其中GDP进入万亿元城市从2010年3个发展到7个,继上海、北京、广州之后天津、深圳、苏州和重庆四城市入列。
  城市人口的增加,标志水、电、气、热等能源的需求大量增加,现在城市棚户区改造,拆了平房盖楼房,也是能源需求增长的新动力,中国城市化率首超50%,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业大国,进入到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历史阶段。但与发达国家通常城镇化率达80%水平相比,我们还有很大差距,还将面临诸多挑战。目前尽管已有13个城市人口超过千万,但全国城市平均人口不到52万,城市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。对集中供热的需求是巨大的。

2、我国能源形势不容乐观

(1)改革开放以来,能源工业发展迅速

 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,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。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,离不开坚强有力的能源保障。2011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为31.8亿吨,消费总量为34.8亿吨标煤,是改革开放初期的5倍以上。1981-2011年,中国能源消费以年均5.82%的增长,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10%的增长。但是能源需求的快速增加也带来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、环境保护、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,传统的能源发展方式难以支撑我国现代化进行,能源领域如何加快转变方式、调整结构、推进节能减排、提高能源效率是我们必须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。  

(2)能源结构必须调整

…………

请回复后下载全文浏览。

游客,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
张喜 该用户已被删除
4#
张喜 发表于 2014-2-10 18:00:38 | 只看该作者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5#
tfrdqjp 发表于 2014-2-10 19:41:50 | 只看该作者
回复 3# admin

求下载
6#
luojingshan 发表于 2014-2-17 08:39:16 | 只看该作者
学习一下吧
7#
luojingshan 发表于 2014-2-17 08:45:14 | 只看该作者
东西很不错,值得学习!!
8#
hnxxdy2150 发表于 2014-3-1 10:22:48 | 只看该作者
下载学习学习!
9#
maikexiaolang 发表于 2014-5-1 02:07:20 | 只看该作者
回复 3# admin


   谢谢楼主的分享!
10#
唐人街上的虎 发表于 2014-6-2 22:31:35 | 只看该作者
回复 3# admin

看一看王振明教授的文章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菲达环保-燃煤电厂烟气“超低排放”技术路线
苏夏-40公里长输低能耗热网技术发明专利及应用实例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电力科技网 ( 鲁ICP备09062776号  

GMT+8, 2024-5-2 11:34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